欢迎来到上海金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
  • 咨询热线:0512-36805569
  • 邮箱:ks@jioto.com
网站建设整体服务专家
软、百度等巨头说AI“寻人”成功
发布时间:2017-07-27
付贵于1984年在重庆出生,1990年10月16日于重庆市石柱县大歇镇丢失,后被拐到福建。今年3月,百度将人工智能的跨年龄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于寻找走失儿童中,超过6万条寻亲图片数据接入百度跨年龄人脸识别系统进行对比评测,通过对孩子与父母上传的照片做比对,初步筛选出30例疑似案例,付贵就在其中。4月1日,付贵及双亲的DNA比对成功。被拐27年后,付贵终于成功寻亲,成为首例借助百度人工智能技术成功寻亲的案例。
 
百度AI平台部产品经理杨抒含介绍说,本次“寻亲”的成功看似简单,背后却需要从算法到筛选、标注等各项技术支持。该项目集合了百度IDL、AIP、AIQA等多个部门的十几位技术同学加入,成立了“AI寻人”虚拟团队。然后从人脸照片上,提取所有的面部特征(眉毛、眼睛、鼻子、脸型轮廓等),把这些特征换算成不同维度,并给每个维度配比上不同的权重。当两张照片进行对比时,会针对每个维度挨个对比,得出每个维度的相似度得分,再根据每个维度的权重比例计算出总体的匹配度得分,给出两张脸的相似程度。
 
IDL主任林元庆表示,影响人脸识别的因素有很多,跨年龄人脸识别困难更大。为此,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采用度量学习的方法,并用大规模人脸数据训练好的模型作为底座,然后用跨年龄数据对他做更新。百度人脸测试集有2百万人的2亿张图片作为训练样本数据。林元庆透露,百度目前跟公安部也有合作,希望帮助更多的走失儿童早日回家。
 
我们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拥有一个团团圆圆的家。但世界上,却有太多因为儿童丢失而破碎的家庭。
 
看完讲述找寻失踪儿童的现实题材电影《亲爱的》,片中人物跑遍大半个中国的寻子故事让人触动,但我们还远不能体会那种丢失孩子带来的巨大疼痛感与绝望感。
 
除了片中的田文军和鲁晓娟,现实生活中,每天都在发生这样的事。相关数据统计,中国每年的失踪儿童大约有7万人,而能够找回来的大概只占5%。
 
技术的温度,从未这么近过
 
当人们对此类事件束手无策时,AI的出现就像是横空出世的英雄,让那些丢失了孩子的家庭得到一丝慰藉和依托。
 
技术从来都不是高冷的,因为技术往往可以由冰冷生涩的程序代码转化成极富魔力的温度;“技术”也从来不是无用的,除了下围棋,科技互联网企业正在努力用AI改变最普通人的生活。
 
今年的两会上,李彦宏就给出提案,建议用AI和大数据技术帮助寻找丢失儿童。
 
而这份提案很快就有了一些突破,在不久前“最强大脑”的舞台上,百度人工智能机器人“小度”对一组幼童照片进行数据分析后,成功识别出来到现场的20年后的成年人,在这个过程中,百度共展示了三个维度的AI技术,包含图像检索、人脸跨年龄识别和人脸跨代识别。
 
雷锋网了解到,除了在“舞台”上,百度利用此技术已经让6岁被拐的付贵在丢失了27年之后成功找到了亲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