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联网行业的互撕大战依然以每月至少一起的频次在进行。这一次,是京东以服务质量较差为由暂停了苏宁旗下天天快递的接口,引发苏宁京东的“口水大战”。按理说,京东暂停与天天快递合作,天天快递出马就可以了,为何苏宁要出马?这就不得不提到7月25日京东宣布与沃尔玛共同启动“88购物节”,紧接着苏宁易购26日宣布启动“818发烧购物节”,这让一切似乎有了合理解释。当今互联网行业大战不断,相互之间都有蹭热度、蹭流量的行为,归根结底,互怼背后本质还是商业竞争。而和前述的信用卡降额事件一样,互联网时代更要学会尊重消费者,消费者不是无脑吃瓜群众,要想真正赢得用户,赢得市场,不如多花点时间在提高产品和服务上。
这几天,乐视员工信用卡额度被银行降至1元的新闻刷爆朋友圈。随后又有多位乐视员工爆料,自己的信用卡被银行无故降低额度。与常规的降额相比,此次乐视前员工被降额有着自身的特殊性——银行是否有权利区别对待持卡人,因为企业陷入困境而调降员工还是前员工的信用卡额度?如果只是因为“城门失火”就不分青红皂白“殃及池鱼”,由于公司的信用问题让个人“背锅”,然后再根据客户资信情况,该恢复的恢复,不能恢复的不恢复。这样粗暴的一刀切是一把双刃剑,影响的不仅仅是大批被无辜降额的客户,银行品牌形象也可能因此受损。
而星巴克也因为一掷千金而刷了把头条——88亿掌控中国所有门店,进而全资拥有华东地区1500家星巴克门店,完成史上最大一笔收购。这个消息虽然略现突然,但却在情理之中,在美国市场进入瓶颈期后,中国市场对于星巴克的战略意义非常重要,而拿回势头如此强劲的中国市场的店面的独立经营权后,所有的盈利都将进入星巴克自己的腰包,而且星巴克将对中国公司的经营结构和店铺的扩张拥有100%的决策权,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推进2021年中国门店数超过5000家店的计划。更有意思的是,在星巴克忙着收回自己的经营权时,麦当劳却将中国的直营店卖给中信资本和凯雷,从直营转变成了特许经营模式;肯德基的母公司百胜也于去年拆分了百胜中国,引入蚂蚁金服等投资者。在星巴克慷慨投入和大胆扩张之时,这两家快餐巨头却在压缩成本和保守求稳,这也折射出了三家餐饮巨头目前在地位与公司发展阶段上的差异。